摘要:近期,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斑马鱼技术平台筛查了美国药物收集库,并在2180个老药中确定了11个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的老药,其中包括氯*碘柳胺。接下来,环特还对该药物进行了多浓度评价,并用多个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确定了其抗癌药效,该文发布在《ASSAY and Drug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杂志上。
血管发生已逐渐成为了几个主要疾病的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包括癌症和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疾病,而斑马鱼作为提供一种脊椎类模式生物适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此项研究中,环特生物的转基因Tg斑马鱼(fli1a:EGFP)品系筛查了美国药物收集库,并确定了11个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的老药,其中包括氯*碘柳胺——一个FDA批准的广谱水杨酰类抗寄生虫药药物。
在斑马鱼中,血管再生和血管生成都与其他脊椎动物相类似。在早期胚胎发育中,斑马鱼的血管生成模式非常简单,主要发生在头部、节间血管(ISV)和肠下血管(SIVs)中。已经有研究表明,一些治疗与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在斑马鱼模型中也能抑制血管的形成和生长,而从斑马鱼血管生成的模型中也确定了几个抗血管生成的化合物,现在处于临床前或临床试验阶段。
尽管最近靶向VEGF途径的重组抗体和小分子已被监管机构批准,但这些各种癌症的临床疗效是有限的。而目前正在临床试验的许多抗血管生成的小分子都已经失败,都是因为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的问题。
通过老药筛选和对药品的重新布局可能会发现一些以前没有发现的抗血管生成活性或意料之外的机制,这就会产生更有效的肿瘤血管生成的联合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因此,通过斑马鱼技术对老药库来进行筛选将成为一种可行的筛选和验证方式。
氯*碘柳胺已被证实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而且在人类淋巴瘤、子宫颈癌、胰腺癌和肝癌细胞的斑马鱼异种移植肿瘤中,氯*碘柳胺也被证实有明显的抑制癌症生长的作用。
这些数据表明,氯*碘柳胺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抗癌作用,并可能成为动物和人类癌症治疗的潜在的候选药物。当然,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述氯*碘柳胺在抗血管生成和抗癌作用的机制。